兩會后即將發力的十大新領域:涉及燃氣輪機
兩會后即將發力的十大新領域:涉及燃氣輪機
導語:關心全國“兩會”的人應該不會忽略兩會前中央釋放的強烈信號,三份中央級文件實際上奠定了未來五到十年的中國經濟亮點。經濟觀察網 兩會報道組 關心全國“兩會”的人應該不會忽略兩會前中央釋放的強烈信號,三份中央級文件實際上奠定了未來五到十年的中國經濟亮點。
第一份文件是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通知,這是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等”十大領域。此規劃將通過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業、工業強基、高端裝備創新等五大工程實現。
其中在智能制造方面,含金量最高的表述是“組織研發具有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等智能制造裝備以及智能化生產線,突破新型傳感器、智能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及驅動器和減速器等智能核心裝置,推進工程化和產業化”,“統籌布局和推動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機械、服務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
而在高端裝備創新方面,相關表述的含金量體現在前瞻性技術上,比如“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高度關注顛覆性新材料對傳統材料的影響,做好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戰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實現生物3D打印、誘導多能干細胞等新技術的突破和應用等”。
第二份是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發布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對新舊動能的表述是:“支持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集中支持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核心技術”。
第三份是2015年11月至今科技部發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試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863”、“973”等國家級科技計劃整合而成,目前已經發布了三批,主要涉及數字醫療裝備、新能源汽車、高性能計算、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等。
總結下來,這三份文件提示了即將審議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制造業和新產業領域的遠景框架,梳理下來,凸顯出三方面十大經濟動能所在。
1、 新裝備。
A、 研制高檔數控機床。
B、 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和軍用機器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商用。
C、 研制核醫學影響設備、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無創呼吸機等高性能醫療器械。
D、 研發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
2、 新技術。
A、 第五代移動通信(5G)。
B、 可穿戴設備、先進傳感器、VR技術
C、 加速推進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
D、 加速北斗、遙感衛星商業化應用。
來源:經濟觀察網 串聯諧振廠家 www.fjdsjy.com 揚州君昊電氣 轉載此文。- 上一篇:高溫氣冷堆走出去我國核技術已具國際競爭力 2016/3/9
- 下一篇:總投資1.8億元 山西石樓20MW生物質氣化發電項目奠基開工 20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