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為女記者改稿的前前后后
“不少同行可能會“嫉妒”我——一位“男神”昨天與我席地而坐,親手給我改稿子!”
今天,新華社新華視點微信號推送的文章《記者手記:陳道明席地而坐,為我親手改稿》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上面那句話就是那篇記者手記里的第一句話。
為什么演員陳道明后來為新華社記者改稿子?事情要從幾天前說起。3月5日,陳道明在兩會現場接受了南方都市報記者和新華社記者的共同采訪。采訪完畢后,新華社記者向陳道明要聯系方式,但陳道明沒有給記者留電話,但承諾如果把稿子發給一個工作人員,他會第一時間反饋記者。
“當天我連夜寫完陳道明的采訪,卻陷入糾結之中:如果不發,其他媒體肯定會搶發;如果沒有讓陳道明看過就發,我就食言了。在采訪過程中陳道明的嚴謹認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還是決定讓他看一眼。”
這位女記者的糾結是有道理的,第二天南方都市報《陳道明談武媚娘被剪胸》報道搶先發了出來。
在南方都市報的報道里,陳道明談了提案:
“大文化”是陳道明今年提案的主題。陳道明認為,電影市場的良好構建,需要有三個平臺的大文化合力。
……
陳道明說,不要動不動就審查,出規定,這是特別被動,沒意思。“應該喚起文化人,做文化的人的文化自覺。”他意味深長地說,“如果說歐洲電影是在探討上線,探討哲學問題,觀眾到底能接受到什么程度,如果說美國電影在探討所謂制度和人性,中國電影在探底線。”
被問及武媚娘“胸被剪”事件,陳道明說自己沒看過電視劇,不知道武媚娘是什么樣的。“但審查一開始干嘛去了,給自己造成很大的被動。”他說,中國的電影電視劇沒有分級制度也是問題之一。“作為一個文化平臺輸出的審查人,這個東西會不會影響人,大人不會受影響,但會不會影響孩子?做的時候如果能避免就好了。”
他認為,審查對文化是一種不好的事,好文化是不用審查的,靠自覺。他打比方,電影電視就像食品一樣,要放到流通領域去,不是在我們家自己吃,“大人抵抗力好,吃了沒事,孩子吃了有事嗎?”
這位記者在看了這篇報道的標題之后,淡定了,“原來他們走這個套路的,那和我不是一個路子。”
在電話聯系不上陳道明的情況下,還沒發稿的新華社記者拿著打印稿找到正在政協無黨派分組討論會場開會的陳道明。
把稿子交給陳道明之后,因為周圍沒有椅子,這位記者就隨便找了塊空地坐了下來。
忽然,我感覺有許多目光向我這個方向投來,還沒緩過神,陳道明就一屁股坐在我邊上了!這這這……這是個什么情況?改好了就叫我過去嘛,坐過來算怎么回事?不過,看到陳道明在稿件上改動了不少地方,打算認認真真和我探討一下稿件問題,我也就沒有太過糾結在這個問題上。
……
“這個標題我想改成《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有文化自覺》,你看合適么?”陳道明很認真地征詢我的意見。
當時我內心的獨白是:沖你這股認真勁兒,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削除名人效應’,‘削除’這個詞不好,還得斟酌一下。”陳道明站起身來,走到座位前拿起筆開始改。我趕緊站了起來。等陳道明走回我身邊的時候,那句話已經變成了“不要過度夸大名人效應”。
我發現他把我文中的一些修飾地成份刪掉了,比如“情緒有些激動地”“語重心長地”。我問他為什么刪掉有現場感的東西,他說,“我又不是在表演,咱們就實實在在地、簡單地用說就好了。”
……
盡管我喜歡陳道明的表演,但我以前我并不是他的粉絲。不過,在當下這個浮躁的社會氛圍里,遇見這么一個做事認真、平易近人的演員還真是不容易,不能不承認他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別以為我就要“路轉粉”了,因為我很贊同陳道明那天采訪時說過的一句話:“記者都是喉舌,是無冕之王,不要把自己放在粉絲和觀眾的位置上,今天一窩蜂地追這個片子,明天一窩蜂地捧那個人。只這樣做的話,你們就是小看了自己的作用。”
陳道明親手修改的稿件
由微信號“新華視點”發布的這篇記者手記,發布不到一天,閱讀率就超過了10萬。
這篇經過記者和陳道明共同修改的稿件最終于3月6日在新華網上發布,標題為《陳道明委員: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有文化自覺》: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吳雨)“現在大家都在熱議經濟發展的問題,但我很想談談文化領域的問題,我認為文化的問題應該和經濟的問題一樣受到重視。”
全國政協委員、演員陳道明在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的間隙表示:“當下,不少電影人缺乏基本的文化自覺,是目前影響電影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
盡管2月份單月中國電影票房高達40.5億元,再度上演吸金神話,但陳道明認為:“就像GDP不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唯一標準一樣,票房也不是衡量一個國家電影水平的唯一標準。”
講到文藝作品“有高原沒高峰”的問題,陳道明用了4個字概括:“一言難盡。”
他直言,中國電影業有著長足的進步,但同時在電影院里充斥著不少爛片。“如果說歐洲電影是在探討哲學問題,探討觀眾能夠接受的上限,美國電影在探討社會和人性,那中國不少影片是在探底線。”
“我們的觀眾不是受虐狂,明知道是爛片還要看,主要原因還是好的片子不多。”陳道明說,“一方面,有些影片一開始把關不嚴,播出后又叫停又修改的,造成很大被動。另一方面,不少電影人缺乏文化自覺,仿佛已經習慣了相關部門的審片制度,自身沒有底線。”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文化發展成果”,“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
陳道明表示:“就中國電影而言,目前支持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三大平臺都存在一定問題,需要解決。”
他一一分析:編劇作為創作作品的第一個平臺,自身一定要有文化,要有基本的價值判斷;演員作為第二個平臺也應該有文化自覺,現今的狀態是沒有文化也能生存,好在他們只是在執行文化的層面;最重要的是,輸出平臺要有大文化的視野,電視臺的總編室、收片組要本著為受眾負責的態度,把好影視作品的輸出關。
在他看來,不少媒體對于影片和明星過于娛樂化的宣傳正在稀釋文藝評論的含金量。
“現在缺少好的文藝評論。”陳道明遺憾地表示,很多網站、報紙、電視等媒體上的評論太過娛樂化,缺乏對真正主流文化的引領,他這次帶來的提案就是關于主流文化產業應設立專門基金。
“一些記者尋找名人效應,媒體變成了起哄的平臺,今天一窩蜂地追這個片子,明天一窩蜂地捧那個人,這都是小看了自己的作用。”陳道明對記者說,“不要過度夸大名人效應,應該啟發所有人的文化自覺,中國電影才能有希望。”
本文來自互聯網,揚州君昊電氣 www.fjdsjy.com 轉載
- 上一篇:電纜故障測試儀-電纜故障產生原因 2015/3/28
- 下一篇:誰是通信霸主任正非的接班人? 2015/3/27